小说首页 > 其他类型 >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>187 张总高见694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187 张总高见694(1 / 2)

   <div id="tet_c">回沙城路上,张浩南稍微跟陈文林聊了一下在倭奴方面可以利用的地方,跟闽越那边做代理人不太一样,跟蔡大夏保持明面上“阶级友谊”的反法西斯成员,早就不再主持倭奴国内的斗争。

   因此这个阶段倭奴本土顶着“布尔什维克”头衔的中生代,其实将他们的组织处境描述成“后全共斗”。

   如今则是连组织纲领和属性都发生了改变,组织里中青年有干劲的很少,再加上因为拒绝政府和企业的献金,对有政治抱负的年轻人吸引力为零。

   不是接近于零,而是真正的为零。

   重生前张浩南跟人合伙做汽配件期间,通过蔡大夏牵线搭桥,然后从关西倒腾二手设备甚至是生产线,当时倭奴地方银行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压榨堪称离谱。

   几乎全都是在逼迫中小企业主倒闭,有能耐的肯定是搬去中国,没能耐的就倒闭破产,然后土地归银行或者大公司,设备这种破铜烂铁,就卖给了中国商人。

   张浩南能够消息灵通,自然是有人通风报信,一次好处费大概二十万倭元,折合软妹币大概一万来块。

   这些通风报信的人,都是地区工会成员。

   后来张浩南还把门路介绍给了本地的模具、机加工龙头企业,顺便拿了一点几的股份每年混吃混喝。

   在中国工业产值登顶前十年,几乎每年沙城这里都有人去倭奴扫货,因为倭奴关西地区,每个月都有老牌中小企业倒闭。

   而这个阶段,也是国内“工匠精神”吹得飞起的时候,张浩南作为从业者,每每看到这种吹外国牛逼骗国内傻子的行径,也不得不承认,搞钱这事儿,还得看营销,只会埋头干活是要受累一些。

   此刻跟陈文林聊的重点,就是只要跟倭方想要搞钱的人接触之后,就不用管他们怎么操作,甚至必要时候,他们说在想要在领海交界处捡到一条满载鳗鲡的船,都不必理会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