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秦:我扶苏只求赐死 >第37章 仁义不是嘴上喊的37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37章 仁义不是嘴上喊的37(1 / 2)

蜿蜒曲折的栈道之上,五十名士兵分成两列,整齐划一的前行。

他们各个身穿长襦,腰束革带,下着短裤,腿扎行縢,脚踩方头履,头戴皮板冠。

自商鞅变法以来,秦国实行军功爵制,将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,每个等级都有对应的服饰,其中最具区别性的就属头冠。

秦王凌驾于所有爵位之上,戴通天冠,下面随着爵位的降低,头冠的高度降低,样式变简单,直到最后变成一片皮板。

但能带这一片皮板的,起码也是第五级的大夫。

若是放在军队里面,可以管理一辆战车和跟随战车的三十六个士卒,是妥妥的军官,而此刻他们却是像普通士兵一样列队前行。

而在他们前面,正有两个人骑着高头大马。

左边一人头戴着双皮板,是第八级爵位的公乘,因为能够乘坐公家的车辆而得名,几乎是普通黔首能够到达的天花板。

至于右边一人,戴的并不是标准的头冠,但其精致的样式,罕见的材质,以及身上的锦绣华服,却恰恰说明其已经不受军功爵的限制,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。

单就是这身份已经足够骇人,别提他们还都穿着甲胄,手持利剑,更是透漏着一种宛若实质的肃杀之气,让人望而生畏。

没错,这就是扶苏和王异,以及随行的五十皇帝亲兵。

按照扶苏的说法,想要推行仁义,就不能藏着掖着,必须要大张旗鼓,而且声势越大越好。

身为穿越者,你可以说他吃苦耐劳不行,也可以说他人情世故不行,但你绝对不能说他表演装范不行。

看着扶苏老神在在的样子,王异当时是深以为然,不仅让亲兵们换上了守卫咸阳宫时的衣服,就连自己也穿上了那套郎官的铠甲。

至于扶苏本人,也是穿上了平日的华服,佩上了玉和剑。

一队人整齐划一的前行,像极了昔日皇帝巡游天下。

自皇帝扫灭六国以来,短短九年,就已经进行了四次,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在巡游。

这期间他也跟随过,第二次去泰山封禅,他还帮忙举行过封禅大典,以他后人的目光来看,别的不说,就凭百代皆行秦制度这一条,秦始皇就是有资格封禅的,那些博士不赞同纯属是私心作祟。

还有第三次,为了防止张良在博浪沙成功刺杀嬴政,他也是亲自跟着去了,但事实证明还是他小看了嬴政的防范措施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